重新定义碳中和之路

来源:  作者:   碳管理      2023-07-20 11:42:34

 重新定义碳中和之路(图1)

引言

近年来,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而备受关注. 在这个背景下,徐子楷作为一名即将毕业复旦大学化学系学生,他兴趣和对这个问题关注驱使他选择了化学专业,进一步探索碳中和可能. 在他大学生涯中,他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,为自己科研梦想铺好了一条成之路.

探索与定位

初入大学徐子楷花了一段时间来探索自我定位。他积极参与各类学生工作和学术活动,通过实践了解自己,思考自己志向和适合道路. 在这个过程中,徐子楷确定了从事科研想法. 然而,他渐渐意识到课堂上所学化学基理论已经不能满足他求知欲。因此,在进入复旦大学第一学期,他主动与老师交流,加入了先进材料实验室课题组,开始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催化剂设计方面研究.

科研之路

 重新定义碳中和之路(图2)

徐子楷发现,很多前沿理论和实验技术并没有现成教科书或教学。作为一张白纸大学生,他需要阅读大量文献,主动向师长和前辈们请教,才能接触到学术前沿知识. 他一次又一次进行实验,不断调整参数,结果可能并不理想。然而,碳管理这正是科研常态. 对于初涉科研徐子楷来说,这是一种. 他想要一步步学习技术和理论,真正做出一些有意义成果.

明确了目标后,徐子楷直面科研困难,保持自己节奏,一步步在课题组里耕耘. 他在导师郑耿锋教授课题组中受益匪浅. 他特别重视组会上学术氛围,倾听导师对每一位同学问题和建议。他常常发现,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帮助他自己,也能够反映到其他人身上. 这种“连锁反应”成为他在学术道路上一面学术棱镜,碳管理让他能够更好地反观自身,不断改进自己研究规划,向学术高峰攀登.

追寻碳中和梦想

 重新定义碳中和之路(图3)

从最初由研究生带教,到承担课题,徐子楷专注于研究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(如太阳能、风能等)产生电,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或燃料. 他一直坚定地奔跑在追寻碳中和梦想路上.

在经过四年努力之后,徐子楷成绩位列全系前10%,综合素质排名第一,获得了宝钢、光谷、索尔维、华谊等一系列冠名奖学金和复旦大学“优秀学生”等荣誉. 为了进一步发展电化学二氧化碳催化技术,他还申报了多个科研项目,包括䇹政、望道项目和卿云计划.

结语

徐子楷用他努力和奋斗,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铺好了一条成之路。他在科研中不断追求进步,面对困难和,始终坚守初心。无论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,还是在学术交流中汲取知识,他都保持着自己节奏,不断进取. 徐子楷故事鼓舞着更多人,激励着他们为环境保护和碳中和贡献自己一份力量.

参考文章链接:https://news.thepaper.cn/www/html/1895/2019/05/21/1741357.shtml

智轩互联提供碳管理全面解决方案免费试用
咨询在线QQ
服务热线
19958963957
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系统演示